找到相关内容481篇,用时3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

    思想而来(18)。如众所知,无我的思想,目的在破除我执,不用说,空的思想,亦在破除执着,而其方法则一贯用否定的方式来表达,所谓不生不灭、增不减、、非一非异等的方式。就如上揭文中的「佛无所从来...劫的时间修行,累积功德,而开悟,庄严净土,因此之故,众生实践所定的业者,可以往生净土,于是在净土可以得到佛的指导,而达到退转。如此的典型,我们可以确认菩萨的行为有二种方向,一是立誓愿而成佛,解救...

    释慧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5345124.html
  • 净觉及其《“注”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与其校本

    断灭。《大乘起信论》等对此有所详细论证。北宗的观心看净禅法,也深受这种理论的影响。但净觉在注释《般若心经》中,却认为二者相即不二,如对“”解释说:  垢净皆是心也。心本无心,谁垢谁净也。如人梦见明月宝珠,落在淤泥,以水洗之。睡觉之后,珠本入泥中,何曾有?元水洗,何曾有?明珠本常也。是以妄即非妄,而妄本来无妄;真即非真,而真未曾真也。故知即非,而本来无垢;即非,而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0245599.html
  • 达摩的主要著述

    则知所修戒行离于心,若自心清净,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。故经云:心垢则众生,心净则众生;欲得佛土,当其心,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也。三聚净戒自然成就。    问曰:如经所说,六波罗蜜者,亦名六度;所谓...」 又问:「汝言语施为运动与汝别别?」答曰:「别。」 师曰:「既若别,即此身是汝本法身;即此法身是汝本心。」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,与如今别;未曾有生死,不生不灭。增不减,好不恶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1045755.html
  • 觉者释迦牟尼佛

    ”;成为圣人时,虽然烦恼尘垢消除,证得涅槃,但它也没有因此而增加清净度,这叫,这就是通常经中所形容的真如涅槃之性“”。涅槃之性,在圣增,在凡不减,纵使经历“驴胎马腹”,“涂炭吞火”也不...法身超越时空,来去无碍。  (4),法身远离惑业,清净染。  何为“四倒”?倒,乃颠倒。四倒有两种:  (1)凡夫四倒:①常:由于不明事物的真实性,而将世间一切事物,认为是永恒不变的“常”。  ②乐...

    正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3546160.html
  • 中国禅宗的特质

    ”(如诸 法空相不生不灭、增不减)的说法。此种否定 词在佛学上至少具有荡相遣执与提升境界之双重作用。它是 采用一种“以楔出楔”的方式,一层一层地...。”(注3) (注3) 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鲜矣。 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 ...

    陈荣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4946187.html
  • 茶禅的味道(2)

    心经》上说:“是诸法空相、不生不灭、增不减。”一切诸法之相,皆是因缘际会,“缘聚则会,缘尽则散”的原理。如人生的悲欢离合,自然界阴晴圆缺的现象,都是情绪在时刻左右着。本来风平浪静。所谓是非止...“万般带去,唯有业随身。”一生之中,随境而转来转去找不到庐山真面目。几十年里,周旋于不实的六根、六尘、六识的世界上颠倒黑白,六根。故“依般若波罗密多故。心无挂碍,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...

    正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5946302.html
  • 论空性不能译成WAVE FUNCTION(波函数)之理

    减少,甚至地狱中的也不少分毫(123),故心经说“不生不灭增不减”。虽然如此,这本来现成是证量,功夫到家证到了才算数,一般人生活在无明系统中,积非成是,触物成执,要悟却也不易。若以此本来现成即...,万一若有误解,其影响必极深远,故此时是不得不明辨的时候了,陈健民大德有鉴于此,因笔者对科学与佛学都接触了些,特别给予多方鼓励与提示,嘱咐写出对这件事的看法。因此笔者在此揣浅陋,以抛砖引玉的心情,...

    黄明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3946770.html
  • 从“真如缘起”到“法界缘起”的进路“一心”观念的确立

    )︰ 这是指“真如”本身“”的超然性。 7.无别义 ( 共同性 ) ︰佛教法门虽然有千万别, 但 解脱目标的“共同性”,却是始终如一的。 8.增、减义(寂然性...不能说它没有清净, 因为它从来也不曾被染污过 ( ),这便是“真如本体”的“”。唯有如此,才能进一步说明“真如”本身的无染性和无净性的超然意味。诚如释中所说︰ 论曰︰于六地,由无染...

    黄俊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046878.html
  • 从文殊法门看《中观论颂24?1—6》(2)

              舍利弗!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增不减。是空法,  非过去非未来、非现在。是故,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     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;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;亦无...涅槃  诸可有所作    皆空无有果  〈观业品〉第17:  22若业有性者    是则名为常  作亦名业    常则不可作  23若有作业    作而有罪  不断于梵行    而有过  24...

    郭忠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246883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初探-以《大智度论》为主(1)

    “佛法非法”、乃至禅宗之离言去相等,无非均在破除文字之执,文字之见。然初学行者若透过“文字般若”为入门渐次体解般若甚深法义,实无法趣证不生不灭,增不减的实相般若,所以文字般若无非是修学、...。但属菩萨。[54]  1、属凡夫:凡夫杂染五欲,无明所覆,虚诳妄取,触处生碍,无边荆棘。凡情之人总是耽染执著,过罪故亦属凡夫。  2、属二乘:二乘虽亦有般若波罗蜜,但因“无深慈悲”,“大...

    释安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0846995.html